高混规总结

高混规是结构设计的核心规范之一,高混规主线如下:

整体指标(2+5+5)

  • 2:扭转位移比(1.2/1.5,1.2/1.4)、周期比(0.9/0.85),层位移角不超过限值40%时,扭转位移比可放宽至1.6
  • 5:刚度比、受剪承载力比、构件连续、竖向收进悬挑、质量比
  • 5:位移、最小剪重比、刚重比、顶点风振加速度、楼板竖向振动加速度
  • 薄弱层:刚度、承载力、竖向构件连续不满足成为薄弱层

抗震等级

  • 建筑类别:甲乙类按提高一度考虑,丁类适当降低抗震措施
  • 场地类别影响抗震构造措施:Ⅰ类(6度除外,允许降低一度);Ⅲ、Ⅳ类(七度半、八度半分别按八度、九度)
  • 地震设防烈度:本地区设防烈度+上述两点修正,查表
  • 结构体系:查表,复杂情况需判断
  • 结构高度:A、B类分别查表
  • 特殊情况:
    • 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:转换框架按框支剪力墙
    • 框架核心筒H<=60:按框架-剪力墙结构
    • 地下室 & 裙房:

  • 剪力墙部位:
    •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:从地下室顶板算起,Hs=max(2F,H/10);框支剪力墙:Hs=max(框支层上2F,H/10);额外延伸至计算嵌固端
    • 非加强区
  • 框架结构:无特殊调整
  • 剪力墙结构:无特殊调整
  • 框剪结构:根据底层框架承担地震倾覆力矩的占比来确定最大适用高度、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
    • <=10%:剪力墙等级按剪力墙结构确定
    • (10%,50%]:典型框剪结构
    • (50%,80%]:框架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取值,最大适用高度按框架结构确定
    • >80%:同上
  • 框架-核心筒结构:
    • <=60m,按框剪结构设计
    • 当框架分配的地震剪力标准值的最大值<底部总地震剪力的10%时,调整框架剪力后,墙体抗震构造等级应加强一级
  • 复杂高层结构:
    • 带转换层结构:托柱转换层的转换柱和转换梁,按框支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。当转换层>=3F时,框支柱和加强区剪力墙抗震构造措施等级提升一级。
    • 带加强层结构:加强层及相邻层的框架柱、核心筒剪力墙提高一级
    • 错层结构:错层处框架柱提高一级
    • 连体结构:连接体及与之连接的结构构件在连接体和其上下层,提高一级
    • 竖向体型收进和悬挑结构(按3.5.5条判断):悬挑结构的关键构件及与之相邻的主体结构关键构件提升一级 ;体型收进部位塔楼上下2层周边竖向构件提升一级
  • 混合结构:内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,外围钢框架、型钢混凝土框架、钢外筒、型钢混凝土外筒
  • (抗规)钢框架-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:
    • 钢框架:按钢结构确定
    • 混凝土部分:按混凝土框筒结构确定
  • (抗规)钢支撑-混凝土框架:
    • 钢支撑框架:按混凝土框架结构、钢框架结构最不利者查询,提高一级
    • 钢筋混凝土框架:按框架结构确定
  • 混凝土异形柱:《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》

内力调整

整体调整

  • 1、时程分析与阵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调整(地震作用标准值)
  • 2、薄弱层楼层剪力放大1.25倍(地震作用标准值)
  • 3、最小剪重比:薄弱层放大1.15倍(地震作用标准值)
  • 大跨、悬挑、转换、连体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,应满足最小系数要求(地震作用标准值)
  • 刚重比调整:对位移和构件内力设计值进行调整
  • 4、框剪结构的框架剪力:0.2V0调整(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,及相应的构件内力值)
  • 4、筒体结构的框架剪力:0.2V0调整(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,及相应的构件内力值)

构件调整

  • 整体调整涉及的构件标准值调整。
  • 框架结构:
    • 强柱弱梁
    • 强剪弱弯(框架柱、框架梁)
    • 柱底
    • 角柱
  • 剪力墙:
    • 普通剪力墙:加强区剪力强剪弱弯调整(一二三);非加强区M×1.2、V×1.3(一级)
    • 短肢剪力墙:加强区剪力强剪弱弯调整(一二三);非加强区V×1.4/1.2/1.1(一二三级)
    • 双肢剪力墙一肢受偏拉,另一肢M/V×1.25
    • 连梁:同框架梁强剪弱弯调整剪力

  • 框架剪力墙:遵循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调整原则
  • 筒体结构:也框架、剪力墙、框剪的原则
    • 框架剪力最大值小于底部楼层剪力的10%,调整后墙体的剪力标准值应放大到1.1倍
  • 复杂高层:
    • 转换结构:
      • 转换构件():特一、一、二级内力放大1.9、1.6、1.3
      • 转换柱:一二级轴力1.5/1.2,轴压比计算不考虑;与转换构件相连的转换柱上下端弯矩,其它层按强柱弱梁调整;角柱额外调整;
      • 框支柱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:<=10根按单根控制;>10根按和控制;剪力调整完成后响应调整框支柱及柱端框架梁的剪力和弯矩(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标准值)
      • 落地剪力墙的弯矩设计值放大;剪力设计值按剪力墙强剪弱弯调整
  • 特一级规定:在一级的基础上进行补充

(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作者和出处lihaohello.top,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)

评论